一、基本情况
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区人大代表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共提出建议117件,其中,转作建议办理的10人以上联名议案55件,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确定的重点建议5件。经区政府与各承办单位共同努力,117件建议答复工作已全部完成,办复率达100%,其中,已解决采纳和正在解决的76件,占总数的65%;列入计划解决的29件,占总数的24.8%;因客观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暂时难以解决、留作参考的12件,占总数的10.2%。代表建议凝聚代表心血和智慧,反映百姓呼声和诉求。区政府坚持把办理代表建议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相结合,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相结合,与完善政策措施相结合,更高站位履行职责,更大力度解决问题,促进政府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完善智能制造体系,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探索智能制造江都路径的建议”是本年度重点建议,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政策意见》,将智能制造作为工业经济发展重点方向,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体系建设,引进成立天拓龙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建立“1+N”智能制造绿色平台,为我区企业提供专业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目前扬州江淮、江苏昊冠已创成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创新活力得到不断释放。强化项目招引,围绕智能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等主攻方向,全力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足的高端项目。目前新松机器人项目已通过省重大项目开工认定,博创智能制造完成项目备案、环评等前置手续办理,正在调整完善规划方案。推动两化融合,支持引导本地制造业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入航天五院开展工业大数据平台建设,通过自主研发和项目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扎实推进产业数字化。亚威机床已成功获批国家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二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民生问题始终是代表关注的重点、热点。区政府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代表建议办理,不断提高民生幸福指数。区交通局在办理“加快推进农村危桥改造的建议”过程中,委托专业机构对全区桥梁进行技术状况评定,排查出农村危桥53座并全部纳入改造计划。截至2020年底,丁伙镇光辉桥、丁沟镇杨柳桥、宜陵镇振兴桥等8座危桥已改造完成,剩余危桥计划到2021年底完成改造,届时将较好消除农村交通出行隐患。区卫健委结合“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办理,对全区卫生基础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分阶段开展基层医疗设施提升改造。武坚镇周西、郭村镇二姜卫生院改造基本完成;宜陵中心卫生院医疗急救站已建成。
三是紧扣文明城市创建,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区城管局、司法局等部门在建议办理过程中,对照文明城市创建标准,深入完善城市管理、矛盾调处等机制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围绕“加大城市综合执法力度的建议”办理,区城管局以“三拆迁三整治”行动为抓手,针对文明城市创建中存在的违法建设、市容秩序、广告店招等问题进行重点攻坚。依法查处城市管理领域违法违规案件216起;拆除违法建设397处(拆除面积约10.37万平方米);整治流动摊点2730个;拆除违规广告、店招227块,城市形象得到有效提升。区司法局围绕“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建议”办理,进一步加强调解工作组织体系建设。近年来,全区共建立各级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364个、调解工作室9个,累计受理纠纷48655件,成功调解48652件,成功率达99.99%,为“文明之治”注入了强劲的社会治理效能。
四是加大治污攻坚力度,展现生态环境新形象。结合代表提出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建议,区生态环境局、水务局、住建局等部门通力合作,坚持生态治理与功能完善互动并进,加快补齐生态环保领域弱项短板。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生产调度令制度,淘汰工业窑炉12台,全年空气优良率80.9%,同比上升7.2%。水环境整治方面,严格执行河长制、断面长制,加大“水岸同治”力度,实施水污染防治计划工程项目109个,国、省控断面全年达标率100%,优Ⅲ比例81.8%,无劣V类水体。生态廊道打造方面,加快构建“九纵十横”水韵龙川生态网格,三河六岸先导段生态提升工程基本建成,新增造林面积10000亩;关闭新通扬运河沿线畜禽养殖场6家、砂石场(搅拌站)5家;天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点火运行。
二、办理工作主要措施
在建议办理工作中,各承办单位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精心组织安排,改进方式方法,狠抓跟踪落实,全力推动各项办理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一是思想更加重视。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建议办理工作,要求各承办单位从提高政府工作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的高度,积极采纳代表建议,认真作出回应,深入改进工作;各分管区长结合工作分工,对分管重点建议办理工作进行具体部署,明确办理步骤和要求,主动参与见面答复;区政府办各分管主任全程参与、积极协调办理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二是交办更加精准。区政府办与区人大常委会人事委密切配合,加强协作,认真抓好建议交办、督办、反馈等关键环节。在交办过程中,先后3次征求各单位意见,对63件建议的主(协)办单位进行了调整,涉及承办单位23家,切实提高了交办精准性。三是责任更加到位。各承办单位严格落实建议办理责任制,区文体旅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的办理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分析建议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办理方案,严控时间节点、严把关键环节,做到办前有沟通、办中有联系、办后有反馈,得到了代表的好评。
2、严把质量,确保实效。一是注重分析调研。各承办单位加强对建议内容的分析梳理,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切实找到改进工作的措施。区公安局在办理“合理设置交通测速点的建议”过程中,对全区交通测速点布局、数量等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综合采集各点位实际通行数据,在此基础上取消黄海路等3处测速点,将华山路等2处点位限速值调整至每小时70公里,通行效率和行车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二是突出办理重点。对5件重点建议,全部明确一位分管副区长领衔办理;各承办单位将这部分建议作为办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负责人亲自过问,相关负责同志亲自带队调研,力求通过办理一件重点建议,解决一个方面问题,促进一个领域工作。三是持续跟踪问效。区卫健委、生态环境局等单位逐步健全完善跟踪办理机制,对正在解决以及列入计划解决的建议,建立台账、持续跟踪、定期检查、及时反馈,推动承诺事项兑现到位。
3、完善机制,强化保障。一是规范办理答复机制。各承办单位对办理流程进行规范,区教育局、民政局等部门实行“统一登记、分类办理、统一答复、统一存档”制度,所有代表建议答复意见,都经分管负责同志审阅把关,并由主要负责同志签发,确保了办理质量。二是强化协同配合机制。主协办单位之间、区直部门和属地镇之间密切协作,履职尽责,切实增强办理合力。在办理“落实郭村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建议”过程中,区发改委主动协调农业农村局、交通局、郭村镇等部门单位,高起点编制规划,强化建设力度,成功举办郭村保卫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东进精神实践基地、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纪念馆等项目已建成投用。 三是严格督查考核机制。区政府办公室将督促检查贯穿建议办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先后2次下发督查通知,对办理过程、办理情况及办理结果进行全程跟踪;同时,继续将建议办理工作列入各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各部门绩效考核体系,将见面率、满意率、解决率作为重要考核要素,有效提高了办理质量和效率。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在区人大常委会关心指导和人大代表大力支持下,2020年建议答复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对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办理态度上,少数部门主动担当意识不强,与代表沟通联系还不够紧密;办理方式上,个别单位创新意识不够,沿袭旧的做法多,推出新的举措少,“路径依赖”仍有不同程度体现;落实效果上,有些部门忽视跟踪办理,“重答复、轻落实”的现象依然存在。下一步,区政府将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创新方法、拓展思路,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不断提高建议解决率、落实率,努力让代表满意、让群众受益。